Email#️⃣:jgyu@ecust.edu.cn
【个人简介】
国家督学🦁,国家863计划资源与环境领域(主题)专家🙆🏻,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评议组成员,教育部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(2014-2018)⚡️。
1982年毕业于杏鑫平台无机化工专业💂🏻♀️🕵🏿♂️,1988年获得杏鑫平台无机化工专业工学硕士学位🌾,1998年获得杏鑫平台化学工程专业工学
博士学位,曾赴葡萄牙波尔图大学反应与分离工程实验室(LSRE)从事博士联合培养研究工作。
【所获荣誉】
1999年,上海市曙光学者计划;2000年🥝,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、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🥰;2001年👗,国家“九五”科技攻关先进个人、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;2002年,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;2003年🤷🏽♂️,上海市促进化学化工进步奖(吴蕴初奖);2004年👩🏽🏫,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;2009年,首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(个人)❄️;2010年🍚👩🏻🔧,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;2011年🚖,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;2012年🧔🏽♀️,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🍚;2013年,上海市科技精英🙋🏼、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;2014年,侯德榜化工科技成就奖🥩,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;2015年,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🌽;2016年😑,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🥱;2017年🤹🏽♀️,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💷🛰;2018年〽️,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。
【社会兼职】
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副会长,上海市发明协会会长,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,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。
【研究方向】
研究团队立足于国家粮食安全和新能源战略,服务于行业与区域经济建设,针对无机矿产资源开发、高盐高COD废水处置需求的重大关键、基础、共性技术难题,通过自主研发、产学研结合🤸🏼、消化吸收在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多种途径🕙,进行系统化的工程研究🤶🏻。面向钾、镁、锂、硼等重要的无机矿产资源开发、高盐废水资源利用、大宗工业废弃物资源化🛀🏿,设置了三个研究方向:
(1)复杂物质体系先进分离技术
系统研究反应工程、分离工程理论与计算机流体力学,开发反应结晶耦合、液液萃取、液固浮选、液固水力旋流等单元技术👩🦽➡️。
(2)无机功能材料制备与材料化学
系统研究新型吸附材料、无机晶须💖、阻燃材料等高附加值、精细无机功能材料制备技术与材料化学理论。
(3)工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
针对典型工业废弃物🧞♂️⛹🏽♀️,煤矸石🏄、钾长石、明矾石等高效转化利用技术🤹🏼♂️,开展技能减排及资源化利用研究👏🏻。
【承担项目】
(1)国家重点研发计划,盐湖资源开采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,1972万元💤,项目负责人⏯。
(2)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U1607112),MgCl2·6H2O→Mg(OH)2→MgO 技术路线制备高纯镁砂过程基础研究,项目负责人🛍。
(3)企业委托技术开发项目:阿根廷尤耶亚科盐湖卤水膜分离法提锂技术研究👌🏻,项目负责人🚴🏽。
(4)企业联合开发项目:煤气化高含盐水分质结晶资源化利用技术📏,项目负责人。
(5)国际技术转移项目:地下岩盐矿生产氯化钾成套工业技术(泰国),项目负责人。
【主要成果】
二十年余来,主要从事有关盐湖卤水资源综合利用、工业大宗废弃物资源化📌、温室气体减排等研究方向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,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。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🪄🙍🏽♂️,参编英文专著2部💅🏿,公开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0余项🧑🏿💼。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,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,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。
【近年来发表的代表性论文】
1. Impurity Ions Effect on CO2 Mineralization via Coupled Reaction-Extraction-Crystallization Process of CaCl2 Waste Liquids[J]. Journal of CO2 Utilization. 2018, 27, 115-128.
2. Insight into Thermal Dissociation of Tri-n-octylamine Hydrochloride: The Key to Realizing CO2 Mineralization with Waste Calcium/Magnesium Chloride Liquids[J]. 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. 2018, 6(5), 437-447.
3. Investigation of amorphous calcium carbonate’s formation under high concentration of magnesium: The prenucleation cluster pathway. 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. 2018, 494, 8-16.
4. Synergistic catalytic effect of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 and other additives on the degree of graphitization and properties of graphite[J].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, 2017, 52(2): 663-673.
5. Further investigation into lithium recovery from salt lake brines with different feed characteristics by electrodialysis[J].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, 2017, 530: 185-191.
6. Leaching process for recovering valuable metals from the LiNi1/3Co1/3Mn1/3O2 cathode of lithium-ion batteries[J]. Waste Management, 2017.
7. Enrichment of ventilation air methane by adsorption with displacement chromatography technology: Experimen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[J].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, 2016, 149: 215-228.
8. A pseudo-3D model with 3D accuracy and 2D cost for the CFD–PBM simulation of a pilot-scale rotating disc contactor[J].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, 2016, 139: 27-40.
9. Mineralizing CO2 as MgCO3·3H2O Using Abandoned MgCl2 Based on a Coupled Reaction–Extraction–Alcohol Precipitation Process[J]. Energy & Fuels, 2016, 30(9): 7551-7559.
10. Crystal structure of aluminum sulfate hexadecahydrate and its morphology[J]. Crystal Research & Technology, 2015, 50(4): 293-298.
11. Effect of additives on the morphology of calcium sulfate hemihydrate: Experimental an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studies[J].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, 2015, 278: 320-327.
12. Colloidal Processing of Mg(OH)2 Aqueous Suspensions Using Sodium Polyacrylate as Dispersant[J]. Industrial &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, 2014, 53(12): 4755–4762.